ERA 2025替那帕诺研究:破解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管理新密码

发表时间:2025-08-19 16:41:38

编者按:高磷血症是 HD 患者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传统磷酸盐结合剂(P结合剂)因作用机制单一,联用增效有限。替那帕诺(Tenapanor)另辟蹊径,通过选择性抑制钠/质子交换转运蛋白3这一新型机制降低血清P。在第62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ERA 2025)上,两项围绕替那帕诺(Tenapanor)在血液透析(HD)患者中应用的研究,为高磷血症管理带来新洞察。

研究一:替那帕诺联合磷酸盐结合剂给药可产生协同降磷效果

引言

血液透析(HD)患者中,磷酸盐(P)过量会增加死亡风险。此前已有药物用于治疗高磷血症,即磷酸盐结合剂(P结合剂)。为进一步降低血清P水平,曾考虑联用这些药物,但由于它们作用机制相同,效果不如预期。而替那帕诺(Tenapanor)通过选择性抑制钠/质子交换转运蛋白3这一新型机制降低血清P,现已投入使用。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替那帕诺降低P水平和减少P吸收的效果,以及阐明替那帕诺联合P结合剂对这些效果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例接受HD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开始服用10 mg替那帕诺,并持续3个月,期间不改变P结合剂的剂量。

按照既往报道的方法,收集每位患者透析前的血清P浓度(Ppre)和估算的每日P吸收量(PA)数据。

计算每次给药前Ppre和PA的平均值,并观察3个月。

给药开始时,7例患者未使用P结合剂(替那帕诺单药组:Group Si),13例患者已在使用P结合剂(替那帕诺添加组:Group Ad)。

比较每组Ppre变化(ΔPpre)和PA变化(ΔPA)的降低情况。

同时,评估ΔPA与P结合剂效力之间的相关性。P结合剂的效力参考既往报告计算,将1 g碳酸钙的效力设为1。

结果

开始使用替那帕诺后,Ppre和估算的PA显著降低(图1)。然而,透析前尿素氮浓度无显著变化,这表明蛋白质摄入量在两个时期相似。

与Group Si相比,Group Ad的ΔPpre和ΔPA增加(图2)。换言之,在P结合剂基础上加用替那帕诺时,与替那帕诺单药使用相比,ΔPA增加了两倍多。

ΔPA与联合使用的P结合剂效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图3)。


图1. 替那帕诺的降磷和减少磷吸收效果

透析前血清磷酸盐浓度(7.6±1.1 vs. 5.9±1.2 mg/dl,P=4.3×10-8)和估算的每日磷吸收量(110±37 vs. 78±26 mg/d,P=4.5×10-6)在开始使用替那帕诺后显著降低。


图2. 替那帕诺单药使用或添加到磷结合剂时的效果

与替那帕诺单药组(Group Si)相比,在磷结合剂基础上加用替那帕诺的组(Group Ad)中,透析前血清P浓度的降低(1.7±0.5 vs. 1.2±0.5 mg/dl,P=0.027)和磷吸收的降低(55±52 vs. 125±65 mg/d,P=0.016)显著增加。


图3. 联合使用磷结合剂的效力与每日磷吸收减少量之间的关系

联合使用的磷结合剂效力与磷吸收减少量(ΔP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455,P=0.044)。

结论

口服替那帕诺可显著降低接受HD治疗患者的P吸收,并改善血清P水平,无论是否联用P结合剂。在P结合剂基础上加用替那帕诺时,其减少P吸收的效果显著增强。

研究二:替那帕诺对血液透析(HD)患者血清磷(Pi)、肌酐(Cre)及体重增加(BWG)的影响


引言

高磷血症在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且与多种不良临床结局相关。替那帕诺(TENAP)可抑制Na+/H+交换体3亚型(NHE3),减少钠(Na)和磷(Pi)的吸收。然而,其确切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晰。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长期使用替那帕诺是否能维持稳定的血清磷水平,并评估其对透析间期体重增加(BWG)、血清肌酐(Cre)及校正钙(cCa)的影响。

方法

纳入至少持续使用替那帕诺3个月且血清磷水平已达稳定状态的血液透析患者(共41例)。

记录透析间期(两日)的体重增加(BWG)、血清磷(Pi)、肌酐(Cre)及校正钙(cCa),在使用替那帕诺前及使用后(仅早餐和晚餐时测量)各进行一次测量。

比较使用替那帕诺前3个月和使用后3个月期间,早餐和晚餐前的平均BWG、Pi、Cre及cCa水平。

采用估算的磷结合剂剂量(P-Binder DOSE),评估使用替那帕诺前及使用后的磷结合剂疗效。

分析治疗前后各参数(ΔPi、ΔCre、ΔBWG、ΔcCa)均值变化的相关性,同时分析这些参数变化与ΔBWG的相关性。

结果

大多数患者(35例)每日早餐和晚餐时各服用5 mg替那帕诺。

在26例患者中,血清磷水平显著降低;13例患者无变化;而磷结合剂用量在13例患者中显著减少(图A、B)。

透析间期体重增加(BWG)在13例患者中显著降低,23例无变化;22例患者肌酐降低,12例无变化(图C、D)。

校正钙(cCa)在7例患者中显著升高,30例无变化(图E)。

观察到ΔPi与ΔBWG(P=0.024)、ΔPi与ΔcCa(P=0.013)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图G、H)。

为探究血清磷变化与残余肾功能的关系,分析了残余肾功能变化(通过肌酐变化评估)与替那帕诺使用的关联。在替那帕诺使用前后,ΔBWG与ΔPi(P=0.018)、ΔBWG与ΔCre(P<0.005)之间观察到显著正相关。有趣的是,使用替那帕诺前后,平均动脉血压(ABMG)无变化,但ΔPi未改变(图F、I、J)。


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长期使用替那帕诺可持续降低血清磷水平。观察到的磷水平降低及透析间期体重增加(BWG)变化,可能与替那帕诺抑制NHE3介导的钠吸收,进而影响磷代谢有关。ΔBWG、ΔPi和ΔCre之间的显著关联提示,替那帕诺可能通过降低磷水平改善残余肾功能(RRF)。此外,肌酐水平的变化可能反映残余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需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以明确这些机制。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