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浙大一院真实世界研究:泰它西普治疗LN有效,且耐受性好

发表时间:2025-05-06 18:01:20

编者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多个器官,而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疾病进展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尽管近几十年来治疗策略有所改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仍有约10%~30%的LN患者会进展到肾衰竭,需要肾脏替代治疗。LN的发病机制涉及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B淋巴细胞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改善LN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研究团队的两篇相关文献进行介绍,以展示目前在LN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泰它西普对LN的双重BLyS/APRIL抑制作用的真实世界数据



一、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估泰它西普(Telitacicept)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治疗LN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严格按照STROBE准则进行报告和解释。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 岁;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SLE诊断标准;通过肾活检或根据 2024年KDIGO推荐的持续阳性尿检结果诊断为LN;根据2024年KDIGO推荐接受标准治疗并定期随访。

研究纳入了44例接受泰它西普(80/160 mg,每周一次)治疗的LN成年患者,同时纳入44例仅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方法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泰它西普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24小时蛋白尿、肾脏病理、每日糖皮质激素剂量和随访时间等基线特征均衡。泰它西普组中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较高。

疗效结局:在最后随访时,泰它西普组达到完全肾脏缓解(CRR)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9.55% vs. 11.36%,P=0.034,图1B),主要疗效肾脏缓解(PERR)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 vs. 45.45%,P=0.031,图1A)。泰它西普组蛋白尿中位数从基线减少了0.97 g/d(63.82%),而对照组减少了0.31g/d(25.31%)。


图1. 肾脏缓解率

此外,泰它西普组在中位 SLEDAI 评分、PGA评分和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方面均显示出显著的治疗反应(图2)。亚组分析显示,泰它西普在V型LN患者和蛋白尿超过3 g/d的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泰它西普组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3% vs. 20.5%,P=0.015)。


图2. 活动性评估

安全性结局:泰它西普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四、研究结论

与仅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的LN患者显示出更好的疾病缓解,特别是在V型LN和蛋白尿≥3 g/d的患者中,且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比较泰它西普与贝利尤单抗序贯治疗难治性LN的真实世界数据



一、研究目的

该研究比较了贝利尤单抗和泰它西普在利妥昔单抗(RTX)序贯治疗难治性LN的疗效。

二、研究方法

研究筛选了2018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中国四个肾脏病学或风湿病学中心入院的LN患者,包括新诊断和先前已确诊的活动性LN患者。这些患者在活动性常规治疗下无改善甚至恶化超过1个月,随后接受RTX治疗,之后分别接受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维持治疗。排除随访时间少于12个月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并发症、糖皮质激素累计剂量和免疫抑制药物等信息。

研究纳入了来自四个独立中心的49例难治性L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贝利尤单抗组(35例)和泰它西普组(14例)。

三、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共纳入49例LN患者,其中8例为新诊断患者。所有参与者均为汉族,83.7%为女性,中位年龄33岁。总队列中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63.3%,低补体血症率为79.6%,SLEDAI-2K评分平均为13±6。贝利尤单抗组和泰它西普组在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肾脏缓解率:随访26±12个月后,总共有40例患者(81.6%)在最后随访时达到客观缓解(OR),其中30例(61.2%)达到完全缓解(CR)。泰它西普组的OR率为85.7%,贝利尤单抗组为80.0%(差异为5.7%,95%CI:-25.8~26.8,P=1.000);泰它西普组的CR率为78.6%,贝利尤单抗组为54.3%(差异为24.3%,95%CI:9.7~47.8,P=0.194)。

实验室指标变化:贝利尤单抗组和泰它西普组的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均有所下降。C3和C4水平在两组中均有所上升。贝利尤单抗组血清肌酐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上升,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下降;泰它西普组血清肌酐下降,eGFR上升,uPCR下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所增加,IgG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恢复到RTX治疗前水平。SLEDAI-2K评分显著下降(图3),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


图3. 活动性评分

安全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为46.9%,主要为免疫球蛋白缺乏和感染,以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均通过抗菌治疗得到控制。

四、研究结论

贝利尤单抗或泰它西普序贯治疗RTX可能是管理难治性LN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建立最佳方案和长期益处。

总结

以上两项研究均表明,泰它西普在治疗LN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难治性LN和蛋白尿显著的患者中。与贝利尤单抗相比,泰它西普在某些情况下显示出更高的缓解率,但两者的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这些研究为LN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和选择,未来仍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确定泰它西普和贝利尤单抗在LN治疗中的最佳应用方案。

参考文献:

Jin J,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 2025 Mar 6:gfaf049. 

Chen Y,et al. Lupus Science & Medicine. 2025; 12: e001296.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