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中国之声 | 王蔚东教授:聚焦基础,探索转化,关注代谢性肾病新趋势

发表时间:2025-06-09 17:25:07

编者按:在第62届欧洲肾脏协会(ERA)年会上,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王蔚东教授团队两项基础研究分别以口头报告(摘要号:1805)和电子壁报(摘要号:2303)的形式进行展示,与国际同仁进行了学术交流。肾医线记者有幸采访到王蔚东教授,请他分享团队研究动态以及对学术前沿的观察与思考。

团队研究:基础探索与临床关切并行

王蔚东教授介绍,团队此次派两位学生参加ERA大会,带来了两项基础肾脏研究相关成果,分别以口头报告和海报形式展示。一项研究聚焦肾脏水盐代谢这一肾脏生理学基本内容,水盐代谢涉及机体细胞外液调节、血压调节等关键生理过程,其研究为理解肾脏基本功能提供支撑;另一项研究关注肾脏纤维化,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表现,其发病机制与干预防治一直是临床严峻课题。

作为从事肾脏研究30多年的学者,尤其是病理生理学研究者,王教授强调,肾脏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对临床非常重要。其团队在本次大会上分享的两项研究围绕两大方向深入:其一是肾脏纤维化防治,探索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路径;其二聚焦水盐代谢,解析尿液浓缩机制及浓缩缺陷致多尿的发病原理,肾性尿崩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也在研究范畴。部分新研究成果尚待发表。

研究拓展:基础向转化迈进,关注交叉领域

提及其他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王蔚东教授表示对转化基础研究比较关注。他强调,基础研究终极目标是服务疾病治疗,需向临床转化。近年来,纳米颗粒等技术对肾脏疾病治疗展现出推动潜力,此次参会也期望从相关研究中获取借鉴,为团队探索新研究思路和治疗思路提供启发。

大会启发:聚焦代谢相关肾病,锚定基础研究价值

ERA大会上呈现了很多机制研究和临床试验。作为有临床学习背景、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工作者,王教授重点关注的是基础研究。王教授认为,基础研究是根本,但最终是要走到临床试验上。通过揭示机制,然后再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绕不过临床试验这一步。

就代谢方面而言,王教授提到,鉴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及代谢相关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肾脏损害病例增多的现状,团队已开展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肾病研究,契合国家对多发病、常见病在机制解析与干预策略探索上的需求,期望从发病机制研究中为疾病防治找到突破口。

研究摘要

机械敏感阳离子通道Piezo1调节肾脏集合管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机制

背景与目的

肾脏集合管中水通道蛋白2(AQP2)介导的水重吸收过程对体液平衡至关重要。Piezo1作为机械敏感阳离子通道,在集合管中高表达,可感知机械应力和渗透压应激。信号识别颗粒54kDa亚基(Srp54)是蛋白质转运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调控蛋白质转录与翻译。本研究旨在探讨Piezo1激活是否影响主细胞内AQP2的胞内转运与表达,以及Srp54是否参与其中。

方法

体外实验:对过表达AQP2的mpkCCD细胞和原代大鼠内髓集合管(IMCD)细胞分别给予Piezo1激动剂Yoda1、机械牵张或低渗应激处理。通过超分辨率荧光成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qRT-PCR检测AQP2的分布及细胞体积变化。利用转录组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工具(catRAPID、JASPAR)研究基因表达和分子互作。

体内实验:对C57BL/6小鼠进行脱水处理,分析肾脏内髓部中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评估统计学显著性(P<0.05)。

结果

Yoda1激活Piezo1可增加肾脏集合管上皮细胞和mpkCCD细胞中AQP2的蛋白表达及质膜分布,这与AQP2在内质网中的转运增强相关。低渗应激或机械牵张可上调AQP2蛋白表达,而Piezo1拮抗剂GsMTx4可显著抑制这一效应。钙螯合剂EGTA抑制低渗应激诱导的mpkCCD细胞中AQP2蛋白上调。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iezo1杂合子(Piezo1+/-)小鼠肾脏内髓AQP2表达轻度降低。这些数据表明Piezo1在调控AQP2蛋白表达中发挥作用。

在mpkCCD细胞中,Yoda1、低渗应激或机械牵张可激活CREB和YAP信号通路。转录组分析显示,Yoda1处理的mpkCCD细胞中Srp54 mRNA水平升高,AQP2加工增强。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Srp54与AQP2 mRNA结合紧密,且YAP-TEAD与Srp54启动子结合。在Yoda1处理的mpkCCD细胞中,敲低Srp54可促进AQP2 mRNA的成熟。脱水导致小鼠肾脏内髓AQP2和Piezo1蛋白表达增加,同时Srp54减少且AQP2前体mRNA减少。

结论

在机械或渗透压刺激下,Piezo1通过增强集合管上皮细胞AQP2的内质网转运,促进其蛋白表达和质膜分布,其中Srp54对AQP2 mRNA的成熟和转录至关重要。这些发现为肾脏功能研究和体液平衡失调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新见解。

研究摘要

PDE5抑制剂LW1646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钙超载改善肾纤维化




背景与目的

肾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肾脏病(CKD)的终末病理表现。靶向磷酸二酯酶5(PDE5)的抑制剂已被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其机制为通过升高cGMP水平激活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表明,PDE5抑制剂可延缓CKD进展,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明确。LW1646是新发现的高特异性、高效力PDE5抑制剂。本研究旨在探讨LW1646对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体外实验:通过TGF-β1诱导HK2细胞的促纤维化反应,并使用LW1646进行干预。

体内实验:通过对Pde5a-/-小鼠实施单侧输尿管梗阻7天(7UUO)来建立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采用qPCR技术分析Pde5a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纤维化标志物、内质网应激指标、线粒体稳态相关指标及线粒体相关膜(MAM)成分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水平,借助荧光成像观察线粒体网络、线粒体钙(mtCa2+)积累及线粒体相关膜(MAM)的形成。通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对肾纤维化进行组织学评估,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肾皮质中线粒体、内质网的形态及线粒体-内质网接触情况。

结果

在7UUO诱导的肾纤维化小鼠肾皮质中,Pde5a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体外和体内实验均显示纤维化标志物和内质网应激指标的表达显著上调。同时,线粒体生物合成受到抑制,并伴有氧化应激增加、MMP降低和线粒体分裂增强。MAM形成和mtCa2+水平升高。LW1646显著抑制7UUO小鼠肾纤维化的发展,且效果优于西地那非。Pde5a基因敲除可减轻小鼠肾纤维化。LW1646或Pde5a基因敲除可减轻纤维化肾脏和促纤维化反应的HK2细胞中的内质网应激,并改善线粒体稳态。

结论

本研究表明,LW1646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维持线粒体稳态改善肾纤维化。机制上,LW1646或Pde5a基因敲除通过激活cGMP/PKG通路,抑制MAM形成,从而减少mtCa2+超载并减轻肾纤维化,发挥线粒体保护作用。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