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中国之声 | 中国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的漏诊情况

发表时间:2025-06-11 18:40:05

编者按:近期在维也纳举行的第62届欧洲肾脏协会(ERA)大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入选“FocussedOralPresentation”环节(摘要号1659)。该研究聚焦中国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KD的漏诊现状,评估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为后续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心血管系统与肾脏功能紧密关联,肾功能恶化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死亡风险。临床指南明确强调,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开展慢性肾脏病(CKD)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此前REVEAL-CKD研究已指出,住院患者中存在大量CKD漏诊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体中CKD的漏诊现状,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KD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临床实践与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

该研究为横断面、观察性、多中心研究,收集了中国25家三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数据。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有心血管疾病住院记录,且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持续至少12年,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且持续90~120天。排除标准为eGFR<20 ml/(min·1.73m2)、肾移植患者,或院内发生急性肾损伤者。研究结果主要包括CKD漏诊率、诊断与漏诊的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措施的应用情况。

结果

1.总体情况

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共纳入2156例参与者。结果显示,CKD总体漏诊率高达77.04%;患者平均年龄72.87岁,女性占比35%;漏诊患者的eGFR水平[44.62 ml/(min·1.73m2)]高于确诊患者[38.94 ml/(min·1.73m2)]。

2.CKD检测现状

仅14.5%的患者检测了血清肌酐(Scr),同样仅14.5%的患者检测了UACR。

仅UACR升高的患者常未被识别为CKD患者。

3.基线特征与漏诊率

CKD分期中,43%为3b期,42%为3a期,12%为4期。

漏诊率随分期变化显著:1/2期漏诊率达100%,3b期为83.4%,3a期为74.3%,4期为60.3%(图1)。


图1. 各期CKD患者的漏诊率

合并症方面,76.5%的患者患有高血压(HTN),76.7%患有冠心病(CAD)(图2)。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VHD)的患者漏诊率相对更低(图3)。


图2. 合并症情况


图3. 有或无合并症患者的漏诊情况

4.漏诊相关因素

多因素分析显示,CKD漏诊与以下因素相关:年龄>55岁、住院时间<6天、东部和南部地区、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并发症,以及CKD分期较早(图4)。


图4. 漏诊相关因素

5.治疗特征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为40.8%,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15.5%)。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使用率为36.4%,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仅1.4%,且组间无显著差异。

CKD确诊患者中,中医药(TCM)使用率(20.0%)较高,而ACEI/ARB使用率(12.3%)较低。

结论

中国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KD 漏诊情况普遍存在,且评估与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存在差距。需进一步推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CKD 的标准化诊断与治疗,并通过研究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