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癌症治疗中已展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其相关的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尤其是肾功能不全)仍是一个重要问题。ICIs 相关肾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明晰,且缺乏用于诊断该病症的特异性、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第62届欧洲肾脏协会(ERA)大会上,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浙江省中医院肾病科、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以电子壁报的形式进行了展示、交流(摘要号:1798)。

该研究旨在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接受 ICIs 治疗且出现 ICIs 相关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样本,目标是识别可用于诊断和临床管理的代谢生物标志物。
研究收集了38例接受ICIs治疗的癌症患者的血浆样本76份。根据连续两次ICI治疗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阳组(n=18,36份样本)和阴组(n=20,40份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血浆代谢组学分析。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ANOV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鉴定差异代谢物,随后通过质谱对这些代谢物进行结构表征,并与KEGG通路数据库比对以进一步分析。
结果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肾损伤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鉴定出20种差异表达代谢物(DEMs)。氨基酸、脂肪酸及其类似物是调控最显著的代谢物,其中氨基酸和脂肪酸代谢失调在ICIs相关肾损伤中起关键作用。数据分析显示,随着肾功能下降,谷氨酰胺、瓜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进行性升高,而谷氨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顺-5-十四碳烯酰肉碱含量则逐渐降低。
表1. 患者的基线特征



图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期间与肾功能不全相关的代谢物变化。(A)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样本分布;(B)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的样本分布;(C)阴阳两组差异代谢物的热图分析;(D)通路分析图:差异代谢物的倍数变化
表2. 20种差异代谢物的名称及保留时间

结论该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在ICIs相关肾功能损伤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发现了20种差异代谢物。
体内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随肾功能下降而改变,可作为相关代谢生物标志物。